一、資源狀況
按中國儲量級別A+B+C級儲量與國外同期的儲量基礎相比(1995年):中國鉛1161萬t,低于澳大利亞(3500萬t)、美國(2200萬t)、加拿大(1300萬t)而排居第4位;鋅3447萬t,低于澳大利亞(6500萬t)、加拿大(5600萬t)、美國(5000萬t)也居于第4位。
二、儲量分布
鉛鋅礦儲量在東部、中部、西部三大經濟地帶分布比例:東部沿海地區,鉛占26.2%、鋅占25.2%;中部地區,鉛占30.8%、鋅占30.7%;西部地區,鉛占43%、鋅占44.1%。
三、資源特點
1)礦產地分布廣泛,但儲量主要相對集中幾個省區。目前,已有27個省、區、市發現并勘查了鉛鋅資源,但從富集程度和現保有儲量來看,主要集中于6個省區,鉛鋅合計儲量>800萬t的省區依次為云南2662.91萬t、內蒙古1609.87萬t、甘肅1122.49萬t、廣東1077.32萬t、湖南888.59萬t、廣西878.80萬t,合計為8239.98萬t,占全國鉛鋅合計儲量12956.92萬t的64%。從三大經濟地區分布來看,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區,鉛儲量占73.8%,鋅儲量占74.8%。
2)成礦區域和成礦期也較相對集中。從目前已勘探的超大型、大中型礦床分布來看,主要集中在滇西、川滇、西秦嶺—祁連山、內蒙古狼山和大興安嶺、南嶺等五大成礦集中區。成礦期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和多期復合成礦期。據《中國內生金屬成礦圖說明書》統計的鉛鋅礦床的成礦期,前寒武期占6%、加里東期占3%、海西期占12%、印支期占1.3%、燕山期占39%、喜馬拉雅期占0.7%、多期占38%。
3)大中型礦床占有儲量多,礦石類型復雜。在全國700多處礦產地中,大中型礦床的鉛、鋅儲量分別占81.1%和88.4%。礦石類型多樣,主要礦石類型有硫化鉛礦、硫化鋅礦、氧化鉛礦、氧化鋅礦、硫化鉛鋅礦、氧化鉛鋅礦以及混合鉛鋅礦等。以鋅為主的鉛鋅礦床和銅鋅礦床較多,而鉛為主的鉛鋅礦床不多,單鉛礦床更少。
4)鉛鋅礦床物質成分復雜,共伴生組分多,綜合利用價值大。大多數礦床普遍共伴生Cu、Fe、S、Ag、Au、Sn、Sb、Mo、W、Hg、Co、Cd、In、Ga、Ge、Se、Tl、Sc等元素。有些礦床開采的礦石,伴生元素達50多種。特別是近20年來,通過綜合勘查和礦石物質成分研究,證實許多鉛鋅礦床中含銀高,成為鉛鋅銀礦床或銀鉛鋅礦床,其銀儲量占全國銀礦總儲量的60%以上,在采選冶過程中綜合回收銀的產量,占全國銀產量的70%~80%,金的儲量和產量也相當可觀。
5)貧礦多、富礦少,結構構造和礦物組成復雜的多、簡單的少。目前開采的礦床,鉛鋅平均品位3.74%,鋅高于鉛,鉛鋅比為1∶2.5,國外多為1∶1.2。礦石組分復雜,有的入選礦石達30多種礦物,不少礦石嵌布粒度細微,結構構造復雜,屬難選礦石類型,給選礦帶來了困難。
圖3.8.1 中國鉛鋅礦分布圖
表3.8.4中國鉛鋅礦主要產地一覽表儲量單位:鉛萬t/鋅萬t
t3-8-4-D.jpg
t3-8-4-E.jpg
t3-8-4-F.jpg